当前位置: 首页 社区动态

郫都区团结街道学府社区:三区三融三活 焕发老社区新活力

来源:四川社区网2024-06-24责任编辑:张其丰

随着城市发展,三无小区自治问题、街区整治问题和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短板日渐突出,如何破解社区治理难题,让老社区焕发活力,是摆在社区党委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成都市郫都区团结街道学府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三区三融三活”为社区治理思路,以大学生、摊贩、社区企业等主体为切入口,实施“校区融合·激活教育”“街区融汇·盘活双创”“小区融通·复活秩序”三大社区发展治理策略,实现居民乐生活、商贩增效益、社区展新颜的社区治理格局。

学府社区党委下设1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46人,有小区党支部及物业联合支部4个。在以党委书记为领头人的带领下,社区党员积极亮身份做承诺,把党员汇聚成“一股力量”,将“我是党员,我奉献”作为共识,自觉承担起政策宣传、思想引领、民意征集、协商议事、志愿服务的责任,发挥着示范、凝聚、带动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

图片16.png

学府社区在综合考虑地域特征、面积、人口密度、资源等情况的基础上。将小区物业、党员、居民骨干、自组织达人等居民在地转变为98名微网格员,并及时信息公开公示,同时积极开展培训、团建、工作会议等系列微网实格队伍孵化培育工作,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开展服务,在系统性微网格工作中强化各微网格员的能力。

图片17.png

图片18.png

校区融合·激活教育

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建带群建的方式,联合高校4个学院党支部、青团委等组织部门组建“全龄教育联盟”,落地高校教育实践基地、高校双创实践基地,探索老有所学、亲子乐学、邻里共学的社区教育生态,开设亲子课堂、达人讲堂、老年学堂,打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壁垒,为儿童、家长、老年人、党员骨干等群体开设非遗文化、亲子教育、智慧应用等高校教育服务,将志愿服务、学业实践、社区参与等内容嵌入至社区教育服务中,有效解决社治人才贫瘠、教育服务单一、社区活力不足等核心痛点问题。

 图片19.png

图片20.png

街区融汇·盘活双创

针对街区路面环境,流动摊贩秩序顽疾,攻坚克难,实施“党委领导、社企服务、摊贩自治、市场运作”的工作模式,成立社区企业公司,投入专项资金清洁路面、规划区域、增添路灯照明、垃圾回收等基础设施、对120家摊贩统一登记、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在街区公共区域开设七社夜市、青年集市,设立护岗哨、监管站、巡逻队等摊户服务平台,保障街区规范运营。同时还帮助2名低保户、矫正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解决在地就业问题,为3名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平台,撬动6名摊贩积极参与社区慈善公益、志愿服务等工作,实现年营收30余万元。

图片21.png

小区融通·复活秩序

聚焦三无小区院落自治问题,赋能社区企业物业服务属性,创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委会、社区企业、院委会“三方联动”的三无小区自治机制,由社区党委牵头将社区企业营收资金反哺小区自治工作,为2个小区按需添置更新监控、门禁、停车、照明等基础设施,还带动小区居民自筹资金开展了6个微更新行动。同时在各小区成立院委会,聘请专干担任小区服务总监,培育“一员两长”骨干,即微网格员以及党小组长和楼栋长,常态化实施物业绩效居民评分制度,检查考核物业服务质量、时时收集民情需求、协调邻里矛盾,部分小区实现物业缴费率达95%,物业管理实现了从“粗放式”到“规范化”的华丽转变。

图片22.png

通过“三区三融三活”治理思路,郫都区团结街道学府社区取得丰硕成果。一是多元参与机制,以微项目促发展。充分发挥在地高校资源优势,通过“党建联建”“大学生实践基地”等方式,与4个高校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发布执行四个微公益创投项目,由大学生队伍从志愿服务、环境营造、社区文化营造三方面入手,确定了儿童公益课堂、非遗文化传承、艺绘课堂、社区微景观营造、社区文化营造5个类型项目,支持5支高校团队在2023年累计开展20余次志愿服务,直接服务300余人次。

图片23.png 

二是多举措治理夜市街区,保障街区规范经营。成立社区企业公司,制定夜市摊区管理规则,对夜市摊位进行登记造册、统一编号,按登记位置固定设置摊位,并安排管理人员错时巡查,确保夜市井然有序。



电话:028-84547086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1366号
蜀ICP备2023034281号-2
公安网备案:51019002006033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四川社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