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中,洪柳社区正以"红燕领航"行动为纽带,创新探索“五聚五力”党建工作法,以“党建聚心、资源聚势、多元聚智、干群聚能、文化聚魂”为抓手,构建“党建引领、居民主导、社区支持、多元参与、集体行动”的治理新格局,依托于“1个领航工作室+3个网格党支部+8支功能型队伍”三级组织体系,打造出“红燕领航”志愿服务品牌,推动社区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共治”蜕变,成为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生动样本。
三级领航强根基,“红燕”飞入网格解民忧
“群众需求在哪里,党员就带头响应到哪里。”洪柳社区党委书记介绍道,社区以党建为轴心,构建“社区党委领航+党员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响应”三级服务体系,将86名党员志愿者编入3个治理网格,创新“巡查日报(收集需求)→分类交办(快速响应)→限时反馈(提升效率)”全流程机制,依托治理网格精准收集居民需求,形成“需求收集-服务认领-效果反馈”闭环机制。同时,开展网格员上门走访的“敲门行动”累计收集居民诉求30余项,并分类形成“问题-资源-项目”三张清单,系统构建治理图谱。
在网格治理的基础上,社区党委还联合市委党校等共建单位开展专题培训6期,制定并完善了《洪柳社区“红燕领航”志愿服务队管理机制》《洪柳社区“红燕领航”志愿服务队积分激励机制》等制度,推动社区治理力量从“分散应急”向“系统作战”转型。
五步攻坚破难题,透明机制赢信任
洪柳社区下辖洪柳花园一期、二期等安置小区,因建成年代久远,长期面临公共区域杂物堆积、基础设施老化等治理顽疾。针对这些问题,社区创新“宣传动员→透明整改→集中攻坚→成果展示→长效管护”五步工作法。通过召开安全主题“坝坝会”10余场、发放《治理倡议书》500份,联合消防协会开展应急演练6场,进一步加深了居民对小区安全的认知,凝聚了居民对社区治理共识。接着,社区还建立“问题点位拍照公示-整改方案民主协商-清理时限书面告知”透明机制,根据居民提出的整改意见,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了3轮集中行动,清理公区占用点位多处,改造老旧设施10余处。
整改后,社区通过“对比照片展”“居民评议会”展示成效,收集改进建议20余条,并推行“党员包楼栋+网格周巡查+季度评比”的长效机制,累计发现各类问题20余件,评选文明楼栋6个,问题复发率下降至8%。居民感慨:“现在整改计划公开透明,大家参与更有底气!”
多元协同聚合力,“红燕精神”暖民心
此外,社区还以“多元聚智”激活内生动力,创新搭建“五方议事会”协商平台,通过3轮专题协商、5次现场踏勘、8场楼栋意见征集会,梳理公共空间管理难点12项,制定了《公共空间管理公约》,明确6类行为规范。同时,还依托于“红燕志愿者”文明劝导队,培育出了以社区儿童为主体的“小小楼栋长”队伍,并形成了“发现-上报-处置”微循环机制,通过“小小楼栋长”的定期巡查,累计处理了小区飞线充电、垃圾乱堆等问题10余件。
“以前总觉得社区事务离自己很远,现在参与志愿服务后,真切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参与过社区活动的志愿者道出居民们的共同心声。
(小小楼栋长消防宣传)
如今的洪柳社区,志愿服务已超越传统帮扶范畴,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通过“领航+响应”的双向赋能,以“红燕精神”为纽带,将党建引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社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少年议事会与邻里互助站交相辉映,当专业志愿服务队如星火燎原,这里正探索着超大城市社区治理的新范式——以精细化服务激活居民主体性,用制度化设计保障长效参与,让“红色之燕”的温暖力量持续托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写下鲜活注解。
(楼道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