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关注

社区书记获聘大学导师 创意思维赋能基层治理

来源:人民网2025-06-24责任编辑:李静怡
近日,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组建的“社区赋能者”团队,与和平区南营门街道世昌里社区形成深度合作。“社区赋能者”团队负责人李欣表示:“学生们目前已开发了三大技术平台,推动‘社区基金’的筹集与使用。”社区党委书记和副书记两人获聘为该学院的“劳创导师”,共同探索学生劳动实践与创新成长模式。
本报于3月5日和4月21日分别刊发报道《“社区基金”激活民生服务新模式》《大学生“入场”让“社区基金”活起来》,引起广泛关注。双方合作期间,建立了“手工非遗+公益零售”的协作模式。“团队开发了线上微店平台、社区治理数字化平台及社区赋能网页平台,实现社区文化资源高效调配,完善‘社区基金’的‘造血’功能 。”李欣介绍,学校还在教学楼设立了“千年匠心凝岁月 非遗瑰宝绽新辉”沉浸式文化空间,师生们通过购买文创产品,直接为世昌里社区注入资金。除了深耕校园阵地,团队成员还积极走出“象牙塔”,奔赴各类实践场景。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社区赋能者”团队指导老师杨若愚说:“在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们拓展了社会视野,展示了他们在‘公益零售赋能社区治理’方面的探索成果。”
与此同时,学院聘请世昌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郭艾莉和世昌里社区党委副书记李琳为劳创指导教师,并将社区作为“大学生劳创实践基地”。“作为校外导师,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我们组织阿姨们打造‘非遗世昌手工班’,定期在社区开展活动,展示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艺。”李琳介绍。前不久,因大风天气,社区兴润公寓的大门摇摇欲坠,“社区基金”及时发挥作用,大门得到修缮,消除了安全隐患。正是因为双方的精诚合作,让“社区基金”制度步入良性循环。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夏衍表示:“聘请社区书记作为校外导师,既实现了社区治理与学生社会实践的双向促进,也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升级。实战案例让同学们将课堂理论具象化,为未来的就业创业奠定基础。”(记者 李倩)




电话:028-84547086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1366号
蜀ICP备2023034281号-2
公安网备案:51019002006033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四川社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