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区动态

用音乐唤醒记忆,让旋律温暖岁月——走进“韵启心智,乐活银龄”低风险认知障碍老人音乐干预小组

来源:四川社区网2025-06-11责任编辑:张其丰

为探索认知障碍音乐干预服务体系,帮助辖区低风险认知障碍老人延缓认知衰退,2025年4月-2025年5月,成都聚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金牛区营门口街道开展“韵启心智,乐活银龄”认知障碍老人音乐干预小组,通过稳定的小组互动及服务,影响老人的认知功能,促进老人建立朋辈支持网络与情感联接,提升生命质量。

一、探索课程体系,奠定服务基础

2025年3月,成都聚力社工联合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的专家老师,共同探索认知障碍音乐干预课程服务体系,明确课程的理论支持、服务目标、具体内容等,为小组服务奠定理论基础。同时,通过筛查宣传、定向邀请等方式,招募15名营门口街道低风险认知障碍老人,开展“韵启心智,乐活银龄”低风险认知障碍老人音乐干预小组,落地课程体系。

二、渐进式推进,回应服务需求

小组结合音乐干预课程服务体系,以音乐干预+缅怀疗法为主要方式,以奥尔夫音乐体系为框架,突破传统音乐治疗模式,将声势律动、多声部合奏、器乐即兴创作等元素融入小组活动,并选择经典歌曲《南泥湾》进行改编教学,唤起老人的积极记忆,正向强化情感联结与互动。

图片1.png

图片2.png

小组通过“递进式”课程,从歌词朗诵,激活语言能力;到手指舞蹈及乐器训练,强化肢体协调能力和听觉注意力;再到音乐合演,提升集体协作能力,系统性地改善老人的认知功能。87岁的周婆婆在小组开展之初只能机械地跟唱,到小组结束时已经能够跟随社工完整表演《南泥湾》。此外,在课程推进中,使用缅怀回忆疗法,通过童年的物件、人物、食物、事件、歌曲等主题,引导组员进行交流互动,搭建同伴支持性社交场景,唤醒老年人的长期记忆。

图片3.png

三、做好梳理总结,落实服务成效

通过系统性实践,项目团队初步设计出“音乐+社工”双轨联动的低风险认知障碍音乐干预课程体系。该课程针对低风险认知障碍老人记忆力衰退、执行功能弱化等核心症状,以奥尔夫音乐模式为干预载体,融合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涵盖节奏训练、歌词记忆、集体协作等模块,实现参与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双重提升。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持续深化“音乐+社工”双轨联动的低风险认知障碍老人的应用实践:一方面,结合服务反馈持续优化课程设计,探索音乐干预在延缓认知衰退、增强社会联结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依托已验证的方案,面向更多社区推广低风险认知障碍老人的早期干预服务,为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认知障碍的非药物干预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电话:028-84547086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1366号
蜀ICP备2023034281号-2
公安网备案:51019002006033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四川社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