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区动态

文峰街道乌木桥社区:立足儿童友好 促进亲子家庭参与社区治理

来源:四川社区网2024-07-18责任编辑:张其丰

一、实施背景

按照《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城乡社区治理优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川民发〔2022〕169号)、《四川省民政厅关于推进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提能增效的通知》(川民发〔2023〕11号)和《四川省民政厅关于组织实施2023年城乡社区综合服务“提能力”工程的通知》(川民发〔2023〕24号)要求,在嘉陵区创特色试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区民政局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及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搭建嘉陵区、文峰街道、乌木桥社区三级治理体系。

2023年,嘉陵区民政局以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创特色”工程为契机,引进成都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入驻乌木桥社区。立足居民需求,坚持“办公空间最小化、活动空间最大化、服务功能多样化”的理念,乌木桥社区完成党群服务中心800平方米亲民化改造,设置乌木E剧场、乌木藏书阁、乌木兴趣坊、复合功能厅等多个功能室,可为幼儿、青少年、中年、老年等全龄人群服务,满足居民阅读、互动交流、培训学习、休闲娱乐等需求。

在社区公共空间更新中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仍在社区治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成都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乌木桥社区,基于乌木桥社区儿童多、需求大、资源待整合利用等现状,项目将以儿童参与为切入点,带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促进乌木桥社区“友我童行”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

辖区总面积约4.38平方公里,有商品房小区、还房安置小区等多种类型的小区,常住居民4600余人,其中0-18岁儿童400余人。

图片15.png

二、需求分析

2023年8月,成都大同社工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到,乌木桥社区新旧小区环境差异较大,小区普遍面临公共空间匮乏、用地紧张等问题,供居民休闲娱乐的空间极其有限。还房小区老人常在露天环境、高架桥下、公路边休闲娱乐,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商品房小区居民众多,对儿童活动空间及相关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

空间友好的完善程度影响着社区的儿童友好程度,乌木桥社区通过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空间环境提档升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2000余平方米,现有乌木E剧场、乌木会客厅、乌木藏书阁、亲子活动室、书法手工区、多媒体中心等多个功能室。在社区治理中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是儿童友好空间运营不充分,空间闲置。社区内有多处室内和户外儿童公共活动空间,由于缺乏规划运营,造成空间闲置,使用率低等现象;

二是儿童参与社区事务较少,社区为儿童提供的服务较少。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需要鼓励儿童参与社区事务,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儿童有关的社区各项事务的决策与执行,均广泛听取儿童意见与建议。鼓励儿童对家庭和社区事务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将儿童参与落实到家庭、社区事务各个环节。

因此,基于乌木桥社区儿童多、需求大、资源待整合利用等现状,项目将以儿童参与为切入点,带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促进乌木桥社区“友我童行”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

图片16.png

三、实施策略

成都大同社工发挥“五社联动”机制,动员社区、高校、儿童观察团、居民志愿者,联合社区慈善商家,参与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在打造儿童友好空间的过程中,社工邀请未来真正的使用者——社区居民参与规划设计,畅想可能。鼓励儿童观察团成员发表改造意见,打破了居民不愿参与社区事务的传统。

从服务友好、参与友好、空间友好等方面,探索儿童友好“服务创新型”社区建设,以儿童辐射带动家庭参与社区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儿童友好服务,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1、兴趣类服务,增强社区归属感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断成长的,即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活动。自2023年暑假以来,成都大同社工立足社区,对接驻地社区的公益资源如高校志愿者为亲子家庭提供多彩服务活动,这也是社区利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之一。凝练出“亲子趣味运动会”“儿童观察团议事会”等系列活动品牌。在日常周末,开展“乌木童趣”儿童手工兴趣小组、“童上一节课”书法国画工作坊等具有普适性的兴趣类服务活动,以创意手工、创意绘画培育等形式,在满足儿童课余生活需求的同时,将零散的儿童家庭组织化。

2、课业类服务,缓解家庭照顾困难

在寒暑假期间,链接川北医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志愿者资源,服务走进社区,以翠湖还房安置小区为主要服务阵地,开展作业辅导等课业成长类儿童公益课堂,帮助小学阶段的儿童家庭解决了假期带娃难、辅导作业难等问题,展示了社区关注双职工家庭的照儿童顾困难。

图片17.png

(二)亲子参与友好,发挥儿童家庭参与能动性

1、一米高度看世界,激发亲子参与热情

项目落地实施近5个月后,成都大同社工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建设为切入点,引导儿童共同绘制心中的儿童友好社区模样,引导儿童共同创建理想中的儿童友好场景。以儿童观察团为单位,根据不同的服务主题,指导儿童去实践服务活动,用微小力量,积极宣传倡导儿童友好行为,关注儿童友好问题解决。以家庭任务分配,家长后援团配合的形式,强化家长参与程度,从而逐步展示实现儿童家庭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2、儿童参与式训练营,沉浸式培育提升儿童参与能力

推动社区儿童以实地调研的形式,引导儿童代表发现社区问题。通过社区走访调研,直观了解社区人、文、地、产、景,指导儿童对社区资源进行系统性思考,引导他们思考社区现阶段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否对他们友好,激发他们参与到社区治理的热情。自2023年9月儿童观察团选拔成立后,社工通过集体行动打造团队成员的共同体意识,完善自组织的发展。因此,在建立儿童观察团后,社工引导观察团成员,以加强团队凝聚力、装点社区等主题鼓励儿童观察团成员展开讨论并集体行动,对社区进行改造。在集体行动中,儿童观察团成员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儿童之间也形成了更加亲密的同伴关系,并能在合作中达成共识。集体行动也使儿童观察团内部联系更加紧密,行动力更强,儿童在社区中更有话语权。围绕儿童导赏能力提升,开展乌木桥社区儿童导赏团训练营。在辖区内招募儿童代表10余人,运用专业社会工作小组,采用游戏互动、情景模拟、培训课堂等形式推动儿童具体化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为了展示儿童观察团在社区营造、社区建设中的功能和影响,社工引导儿童观察团员自主讨论社区未来规划以及他们关心的社区议题,并选择一个社区议题设计开展活动。儿童观察员通过投票表决,决定以社区墙面彩绘为主题开展活动。随后,社工协助儿童对每场社区活动进行设计,并鼓励他们与父母沟通自己的想法,动员父母参与自己所设计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儿童的想象力和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策划、实施和参与社区活动过程中培育了主人翁意识,对社区公共议题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同时,以儿童带动家庭,也推动了社区居民参与,增进了邻里和谐。

图片18.png

(三)儿童空间友好,吸引居民参与治理

乌木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入驻以后,吸引了周边人口密集、人流量大的还房安置小区的亲子家庭就近游玩,覆盖到周边的小区、幼儿园、医院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家长和适龄儿童。阵地以“一米高度”儿童友好视角出发,以安全性、舒适性及可玩性三个维度为出发点进行空间布局。

场地内配备了视频监控系统、消防设施,急救箱等,并给所有参与外出活动成员都购买了人身保险。在装修设计方面,除了必备的墙面软包、铺设地垫、尖锐棱角区做圆弧处理外,还强调材料的安全以及体现温暖、鲜艳、明亮的空间色彩搭配。在亲子互动区内有明确地划分。例如,绘本阅读区、感统教具收纳区、玩耍区等。明确的区域划分以及舒适的环境布置(绘本角的坐垫、玩耍区的爬行垫、滑梯等),便于孩子阅读、在地上打滚、与小伙伴玩耍。另外还有100平方米的露天剧场开放空间,为孩子们参加各种自发游戏留足空间,满足儿童自由玩耍的天性和需求。儿童玩耍区位于社区服务中心2楼,楼梯口的右手边,在方便出入的同时,也是采光很好的场地。阳光、干燥、通风的公共活动空间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家长在孩子玩乐时可以在这里交流育儿经。

四、项目成效

(一)扩大社区建设参与主体,并逐渐实现年轻化转变

在现阶段社区治理过程中,参与主体老年化是社区建设的普遍现象,但社区建设同样需要资源丰富、思维活跃的年轻群体,本项目以儿童服务为切入点,将儿童家庭成员,尤其以儿童父母为主的家庭成员,将其发展为“家长后援团”,引导服务关注社区治理问题,促进城市社区品质化建设,从而推动社区建设参与主体逐渐实现年轻化。

(二)丰富社区自组织队伍,推动社区治理常态化运行

培育了儿童观察团和儿童导赏团两支队伍,并对他们进行了团队凝聚力建设、团队服务方向、团队运行方式、团队服务活动等方面的赋能,培育了儿童深度参与社区建设的能力。一定程度推动社区治理的常态化运行,带动社区亲子家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三)扩宽居民参与路径,营造居民参与的治理氛围

在本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以儿童影响家庭,挖掘儿童家庭参与骨干,树立儿童家庭参与典范,儿童家庭之间口口相传,服务影响的形式宣传,营造相对和谐的治理氛围。

五、经验总结

党建引领、品牌推动,构建红色组织平安桥。打造“党建墙”,强化党组织对社区居民的凝聚力。

需求导向、党群联动,打造关爱服务幸福桥。坚持“暖心+阵地”,依托儿童观察团,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为老人提供节日上门慰问,服务累计超过100余人次。在中秋等传统佳节组织做月饼、茱萸香包等民俗体验活动,将对老年群体的关爱坚持到底。

线上线下、平台互动,打造乌木友邻连心桥。依托乌木桥社区“15分钟生活圈”,建立社区与亲子家庭经常性联系机制。发动社区儿童手绘社区资源地图授牌社区“儿童友好商家”,打造“爱心商户一条街”,促进儿童友好型社区可视化建设。

五社联动、问题拉动,共建社区治理联动桥。发挥五社联动机制,培育社区治理“儿童力量”。争做社区导赏解说员,动员社区儿童为社区来访者解说。



电话:028-84547086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1366号
蜀ICP备2023034281号-2
公安网备案:51019002006033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四川社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