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文化深植血脉,文明星火映照街巷。在东洪社区,崇德向善的基因早已融入市井烟火,化作邻里相携的温情、孝老爱亲的坚守、诚信互助的担当。这片厚植传统美德的沃土,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滋养着新时代社区文明,让千年孝义精神绽放出鲜活的时代光芒。
晨光初破时分,六十八岁的单元楼长王素芳已提着保温桶穿梭在楼道里。她熟稔地叩开独居老人张大爷的家门,白瓷碗里升腾的热气模糊了老花镜片后的目光。“小张啊,这粥里的小米是乡下亲家昨儿捎来的……”絮絮叨叨的家常里,流淌着老邻居们心照不宣的温情密码。这样的场景在东洪126个单元楼里每日上演,楼长们手绘的“特殊群体关怀表”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独居老人的用药时间、空巢家庭的采购清单,这些带着温度的数字,编织成一张无形的关怀之网。
孝义之风起于青萍之末,文明薪火传于街巷之间。在成都市大面街道东洪社区,一场关于“何为美好生活”的实践正在悄然生长。这里没有悬浮的空中楼阁,只有扎根泥土的温情叙事;无需刻意雕琢的精神符号,俯拾皆是凡人善举的自然流淌。当社区工作者与居民携手推开精神家园的门扉,那些镌刻在生活肌理中的孝义传承,正编织成温暖而坚韧的文明纽带。
走进东洪社区的寻常巷陌,文明密码藏在晾衣绳交织的楼宇之间。清晨七点,某单元楼长已为独居老人送去热粥;午后树荫下,退休教师自发组织的“孝义故事角”吸引三代人围坐;傍晚社区广场,墙壁上手绘的《二十四孝新解》漫画成为亲子教育的活教材……这些流动的风景,构成东洪特有的精神生态。
供稿人:成都紫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