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区动态

郫都区红光街道汉姜村探索“1355”治理体系 促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来源:四川社区网2024-07-31责任编辑:张其丰

成都市郫都区红光街道汉姜村辖区面积约3.76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900余人。部分村民集中居住于徐堰花园、祥和西苑小区。汉姜村先后获得成都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示范社区”“百佳示范小区”等荣誉。

近年来,汉姜村以创新为翼,构建了独具特色的“1355”治理体系,即一条主线、三个维度、五治融合、五色并进,在乡村治理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坚持党建引领为主线

汉姜村党委作为治理体系的灵魂,下设4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有党员113名。面对基层组织服务力提升、活动形式多样化、矛盾调解复杂化等挑战,汉姜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强化班子建设、制度落实及党员模范作用,创新“五小”党建工作法(开设小讲堂、举办小活动、送去小关爱、做好小专栏、注重小警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激发党员服务热情,构建了党群紧密联系的桥梁。

图片1.png

元宵节送关怀

二、牢抓乡村振兴三维度

 汉姜村紧抓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世园会发展机遇,深化农村改革,培育特色产业,推进乡村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推进民生建设;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强化五治融合,推进乡村治理。

三、深化“五治”融合促发展

(一)政治强引领

汉姜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发展,依托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以“1+1+N”,即1个党支部+1个种植大户+N个小农户的模式,形成“牵手”计划,持续开展低效苗木腾退,优化资源配置,改造升级高标准农田,种植油菜、水稻、生菜、大蒜等优质农作物,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格局,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2023年汉姜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上榜成都市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汉姜村党委利用“1+3”党群服务阵地,即1个党群服务中心+3个党群服务站(徐堰花园、祥和西苑、陌上花开)广泛开展全龄人群服务,构建“15分钟生活圈”。

(二)法治强保障

汉姜村法律顾问团队将每周四设为固定工作日,深入居民之中,为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答疑解惑,切实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活动,通过打造法律服务阵地,强化村民法律意识。

汉姜村设立长兴调解工作室和夕阳红调解工作室,由村党支部副书记及老干部负责,调解邻里纠纷、婚姻纠纷、赡养纠纷和土地整理纠纷等,矛盾纠纷的有效解决,让村民的关系更加和谐。

图片2.png

长兴调解工作室

(三)德治强教化

汉姜村两委成员深入基层,分片负责,与困难群众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通过定期走访、了解需求,确保帮扶措施精准到位;积极与区级部门及三固化单位(成都菁弘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依托其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为村民办实事,2023年增设便民非机动车停车棚,安装智能充电系统,可容纳200余辆电动车。

德治育人,汉姜村每年联合社会服务机构开展文化活动10余场,通过文艺表演、趣味十足的游戏、老少皆宜的参与形式,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吸引上千名村民参与。目前已连续3年评选榜样人物、最美院落、“五好”家庭、好邻居、好儿媳等,共18名村民获得荣誉称号,在村民中发挥积极影响力。

图片3.png

2024年端午节文化活动

面对部分村民的老旧思想和陈规陋习,汉姜村联合成都聚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悬挂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趣味游园等形式,普及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环境保护等知识,在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制定《汉姜村村规民约》,倡导秸秆回收、绿色祭祀等,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图片4.png

普法讲堂

(四)自治强活力

自2020年以来,徐堰花园小区在村两委的支持引导下成立院委会。在院委会的组织下,小区微网格员、志愿服务队、村民积极参与,清沟渠、除杂草、捐绿植、造景观,齐心协力打造桃花渠,村民们终于有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场景。面对小区的公共问题,院委会牵头收集村民诉求,通过协商坝坝会各抒己见,达成决议、解决问题,实现院落自治。

(五)智治强支撑

社区将公共事务中党建、志愿服务、网格服务、困难群众帮扶四大板块,依托蓉城先锋、文明兴蓉、蓉易报、天府市民云、天府救助通等智慧平台,集成数据一体化,并具有居民参与、在线互动等功能,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居民满意度。依托以上平台,全年累计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意见征集等相关服务近300次/年,服务超2000人次。

四、实现“五色”并进绘蓝图

(一)厚植产业发展“特色”

目前汉姜村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00亩,带动当地农户种植油菜、小麦、生菜、大蒜等优质农产品,辖区有草莓采摘和蔬菜采摘2处研学基地;村内聚集有酒店、民宿、露营、苗圃等乡村消费场景,吸引远近游客前来打卡,开展了“316菜花节”“陌上花开风筝节”等特色文旅活动,打造“农业+”文化IP。

图片5.png

陌上花开风筝节

(二)擦亮乡村生态“底色”

汉姜村村民集中安置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链条清晰,生活污水有序处理,乡村生态稳步优化,通过“政治+自治”,小区内桃花渠、休闲步道、楼栋楼道等区域治理有序;辖区内蝴蝶村成为浪漫的代名词,徐堰河畔、法治湿地公园风景优美,“陌上花开+村土地合作”模式打造大田景观,促进村闲置土地提质增效;汉姜农事服务中心建成运营,满足粮油作物烘干、仓储与加工等需求,进一步延伸农作物产业链条。

图片6.png

汉姜片区农事服务中心

(三)提升乡村文明“成色”

汉姜村通过“德治+法治”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乡村文明有力抓手,依托“1+3”党群服务阵地,整合社区保障资金,开展10余次文明倡导宣传活动,以“理论+文艺”形式将文明新乡风传播到村民心田,达到文明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潜移默化中明德惟馨、崇德向善,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图片7.png

垃圾分类趣味游园会

(四)弘扬为民服务“本色”

村党委书记带领“两委”工作人员线上线下接收村民意见建议,从村民“衣食住行”考虑,集中打造汉姜村15分钟生活圈,辖区设有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公共服务。解决小区电力、环境提升、矛盾纠纷、重点人群关爱等多种重点问题;同时汉姜村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组建5支特色志愿队伍,从重点人群关爱到社区环境美化,从一老一小关爱到社区政策宣传,多方位多角度办实事、解难题中暖人心、聚民心,在服务群众中引导和凝聚群众,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五)突出乡村治理“亮色”

通过“1355”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展现鲜明“亮色”,坚持党建引领,融合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提升村民道德素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为乡村的繁荣稳定注入新活力。

下一步,汉姜村将继续以“1355”治理体系为引领,深化其内涵并强化实践应用,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治理手段,从人居环境治理、集体经济发展、居民素质提升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电话:028-84547086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1366号
蜀ICP备2023034281号-2
公安网备案:51019002006033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四川社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