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区治理

新鸿社区:邻里守望,智慧新鸿

来源:2020-06-16责任编辑:徐曼
    回家前打开微信小程序,查看车主圈,马上可以顺利找到停车位;院落井盖翘起或变形,会立刻发出警报;家里独居老人戴上智慧手环,子女和社区工作人员即可实时关注;居民有什么问题,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一键上报,网格员收到信息会及时进行核实反馈……以上,都是成都成华区双子桥街道新鸿社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果说大多数人对老小区的印象应该是老、破、小,那成都成华区双子桥街道新鸿社区,一定打破你对老小区的所有固版印象。

    新鸿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辖区面积只有0.25平方公里,有居民楼栋69幢,住户3626户,1.2万人,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由于辖区以老旧小区为主,社区配套设施老化、不完善,停车难现象严重,社区资源不足,社区治理任务艰巨等等问题,都是新鸿社区发展治理的痛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2017年7月,成华区政府与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四川创新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院合作,确定双桥子街道新鸿社区为“老旧社区智慧化建设试点项目”, 以智慧治理为路径,探索“守望新鸿”智慧社区建设标准规范。目前,守望新鸿智慧项目已经进入了2.0版本,即“文旅成华·宜居双桥”微信小程序,居民的所有服务都可以通过小程序完成。

    而其实打造智慧社区,并不是简单的将社区打造成为智能社区,它是一项复杂的城市治理基础工程,涉及政府管理、行政审批、街道改革、警务融入、城市管理、社区营造、社区基金、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

    据了解,新鸿社区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相结合,优化“一中心、三平台+N”的基本应用,构建新鸿e家、新鸿e安、新鸿e服系统为平台,打造“有温度”的社区同体,努力探索智慧社区建设的新举措、新路子。

    针对“住得近了,组织却难了;组织多了,却聚不拢了”等问题,新鸿社区以大党建为引领,打造“新鸿e家”社区协商共治智能平台,构建共组织、共管理、共发展的“熟人社区”智慧共同体,拓展社区共建广度,着力实现“小社区、大平台、大治理”。建立了社区朋友圈、协商自治圈、全域资源圈,破除了楼栋壁垒、院落壁垒、区域壁垒。例如, “守望在线支部”凝聚200多名社区党员,引领“院落停车”“和事佬”“守望员”等14个“草根社团”,带动2000多居民活跃于社区朋友圈。

    针对老旧社区“配套设施差、流动人口多、安全隐患多”等问题,打造智慧治理中心,推进物联网+视联网+互联网+数联网融合,构建共管理、共防范、共处置的智慧平安社区共同体,拓展社区共治深度,实现“小网格、大管理、大安全”。 激活系统(智能)终端,将智能设施一线链接,打造了安全可感知社区;整活了社区网格,将安全隐患一网打尽,打造了隐患可感知社区;聚活了专群联动,将大小问题一键处理,实现大小问题解决不出社区,打造了智慧安防社区。例如,新鸿社区采取线上系统报空位、线下守望员协助找车位方式,有效疏解老旧社区车多位少、乱停乱放、抢位占位等问题。

    针对社区内部资源匮乏、外部资源难整合、公共财政不足等问题,构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社区商业服务的全域社区服务体系,拓展社区共享热度,实现“小社区,大资源、大服务”。下沉了公共服务,打造掌上政务APP,集成网上办事、信息获取、交通出行、便民缴费、生活消费等77项公共服务事项,采取线上通办、线下代理代办,实现“多让数据网上跑,少让群众路上跑”;融合了生活服务,打造“守望邻里驿站”(家门口服务),居民微信登录、二维码扫描即可享受疏通下水道、缝补、订餐等60余项“鸡毛蒜皮”生活服务,让居民“琐碎事不出院落,便利事不出社区”;定制了关爱服务,构建社会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社工联动服务机制,设置“关爱服务驿站”“院落健康小屋”,实现烦心事、困难事、关心关爱事“一呼百应”。打通社区与卫生服务、司法服务中心等业务通道,构建“医生关心、社区关爱、志愿者关注”机制,有效解决社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健康监护不到位的问题。

    下一步,新鸿社区还将继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将社区打造的更贴近居民的生活。(四川社区网 徐曼)



电话:028-84547086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1366号
蜀ICP备2023034281号-2
公安网备案:51019002006033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四川社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