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背景
基本情况。广安市广安区广福街道西溪社区于2004年成立,辖28个居民小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2000余人,低保116人,低保家庭儿童10人,残疾人192人,社区特殊人群占比高。
面临问题。一是慈善资源“散”。西溪社区的慈善工作基础相对薄弱,对社区、辖区、商区、街区、校区、医区等慈善资源整合不够,慈善资源利用不充分。二是慈善基金“无”。试点前未设立社区慈善基金,社区内的慈善活动主要依靠上级部门及社区组织,居民对慈善事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不高。三是慈善服务“弱”。缺乏常态化、规范化、多样化的资金筹集渠道和专业化的慈善服务平台,没有形成长效的慈善服务机制,慈善工作的成效不佳。
试点思路。2023年3月,根据《四川省民政厅关于开展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川民发〔2022〕165号)》要求,西溪社区被确定为全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基于此,西溪社区大力创新多元力量互动的“五社联动”模式,创造性地探索出“三个筹”工作法,着力打造慈善友邻型社区。
二、创新举措
(一)以“筹人”增“联动”:建章立制促规范,实现慈善人力资源可持续
积极探索社区慈善基金本土化发展思路,坚持“三共”理念,聚集西溪“能人”,通过各品牌服务与特色主题活动挖掘参与主体。一是筹“共谋员”。西溪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集合辖区居民参与社区议事会筹得“共谋员”。二是筹“共建员”。通过活动,联动辖区企业商户17家、社区组织5个、下沉党员20名、爱心居民56名、志愿者178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慈善基金建设,实现商企互动、商居联动、邻里互助,为社区慈善基金建设筹得“共建员”。三是筹“共管员”。成立社区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7人,发挥居民的公益领袖作用,多方助力社区慈善基金运营,推动社区慈善基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筹得“共管员”。
(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以“筹资”营“氛围”:多元主体齐参与,助力常态筹款可持续
一是拓展“筹资”渠道。坚持以“西溪慈善·行”建设为抓手,建立常态化筹款渠道,发动鼓励社工以惠老志愿服务项目众筹为支点,联动辖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发动辖区企业商户、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参与众筹,并通过项目认领的方式,高质量完成公益志愿服务项目5个。二是营造“筹资”氛围。通过构建西溪公益一体化,大力营造人人可公益、处处显慈善的公益氛围,塑亮西溪公益慈善文化,推动社区友好公益环境共建。三是推进“筹资”反哺。推进社区慈善基金反哺工作,截至目前,基金筹款近1万元,使用善款开展公益服务进小区活动,有力推动基金募集与使用并行,形成慈善基金筹用互促的良好态势。
(三)以“筹服务”谋“幸福”:“五社联动”齐发力,推动服务行动可持续
一是精准化对接服务。发动社区骨干力量,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多渠道精准化了解居民需求,形成需求清单。二是专业化构建团队。结合居民最关心、最需要、最迫切的需求,以慈善友邻社区建设为支点,引导社区党员、居民骨干、辖区企业等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组建了4支社区社会组织。三是个性化服务项目。通过实施“微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有效缓解居民身边的烦心事、糟心事,探索出了西溪社区的本土化“五社联动”工作机制,营造了社区互助共建良好氛围,实现了幸福西溪,共同缔造!
(开展公益服务)
三、项目成效
一是构建了多元参与新平台,“支撑”强了。通过西溪社区慈善工作,聚合36名社区“合伙人”,开展公益活动30余次,整合慈善资源1万余元,实现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新格局。
二是推动了公益力量新发展,“队伍”有了。西溪社区通过整合辖区人、财、物等资源,建立社区基金,培育4支慈善类志愿服务队伍,建立了社区慈善资源可持续、规范化、常态化的平台,壮大了公益慈善力量。
三是开拓了慈善事业新方向,“机制”顺了。通过“筹人、筹资、筹服务”工作机制,搭建慈善公益平台,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源进入社区慈善公益领域,实现了社区基金的自我运转,为社区慈善公益、民生保障和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